据纽约时报报道,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9月19日,酒店大亨巴伦·希尔顿(Barron Hilton)在位于他在美国洛杉矶的家中离世,享年91岁。
庞大家业和巨额财富 只给子女3%
希尔顿的中国之路
希尔顿酒店据说是最早和中国结缘的外资酒店。早在19世纪末,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乘船考察欧美各国,他下榻的酒店便是希尔顿旗下的华尔道夫酒店,李鸿章也成为历史上下榻该酒店的第一位华人政要。
在巴伦掌管时期,希尔顿开始进军中国市场。1988年6月,中国第一家希尔顿酒店开业,且是上海第一家由外资品牌管理的高端酒店。
2005年,希尔顿宣布将最高端的、在全球仅有17家的超豪华酒店品牌康拉德(CONRAD)引入中国内地市场。2008年希尔顿还赞助了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。
不过希尔顿在中国的发展步伐并不快,进入中国30年,希尔顿在中国的酒店经营数量仅100余家,远低于洲际、喜达屋等其他高端酒店品牌的扩张速度。
转折发生在2019年,希尔顿从这一年起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布局速度。到2019年5月29日,希尔顿在中国的第200家酒店——成都领地希尔顿嘉悦里酒店正式开业,半年时间希尔顿就把在华酒店数量翻了一番。根据希尔顿的计划,要在2025年实现在华管理酒店1000家。
未来 得中端者得天下
希尔顿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李先峰也曾公开表示,“酒店业得中档酒店市场者得天下”。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酒店大多数是高端酒店,中国本土酒店有很大一部分是经济型快捷酒店,中端市场目前还处于相对真空地带。
据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预计,2022年中国中产阶层数量将从2012年的1.74亿家庭增长至2.71亿家庭,中国中端酒店市场的潜在消费人群有望以年增长10%左右的速度持续扩大。与此同时,国内精品中端酒店呈现出与需求不符的极大结构性缺口,已成为酒店行业的新蓝海,相应的金融融资服务、配套产业等也将迎来强势增长期。